何宗宪:以文化为依托 个性化越来越强
有一篇博客,这样评价何宗宪:看他的作品不会感觉乏味,在何宗宪设计的空间生活,也应该恬雅闲舒,就连他改装的空间,也给人脱胎换骨的感觉。功能与美感的统一,在何宗宪的作品中表现得非常具体。细细想来,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。
何宗宪
设计是一种价值的提升,设计师要懂得融入自己的价值观
记者:很多人走进设计领域都带有某种偶然性,不知道您是不是这样?
何宗宪:有点像,小时候我对建筑也没有太大概念,反而很喜欢漫画,漫画对我形象化思维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后来有机会接触建筑之后,发现可以利用这种创作的原动力,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,学建筑让我发现了另外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,现在已经不能自拔。
记者:那现在的您怎么看待设计?
何宗宪:设计是一种价值的提升,要融入自己的价值观,不单是改变空间,而是要改善生活。比如做商业空间,以前很强调功能,现在大家都强调要能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,要能和休闲、生活结合在一起。这就需要设计师运用很多全新的手法来演绎,我曾经设计过一个咖啡厅,做出来以后,那里既有咖啡,也有雪糕、书本,还能上网,变成了一个多元融合的空间,大家的感觉都非常好。
内地做设计灵活性比较强,香港和新加坡商业化气息相对浓厚
记者:我们知道,您在内地、香港和新加坡都做过很多项目。
何宗宪:是做了一些,像餐厅、咖啡厅,也有做住宅的,有时候也做展览,我对空间上的看法比较多元,比较灵活,比较喜欢去接触不同形式的作品。
记者:最近都在忙些什么项目?
何宗宪:主要在做会所,还有一些大型的别墅、商店,我们做的项目一般比较多元化,没有界定自己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,我觉得每个案例都有它的挑战性,最主要是找到一个好的客户,大家有一个好的沟通。
记者:在做项目的过程中,您觉得内地和香港、新加坡有没有一些明显的差别?
何宗宪:差别每一个地方都会有,就算是在内地,城市跟城市之间也会有。我最大的感受是,内地很多客户很尊重设计师,对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非常宽容,在香港和新加坡,那里的市场比较成熟也相对复杂,这种复杂不单单体现在设计思路上,也体现在商业、品牌运作的策略上。所在,在内地做设计,文化上的灵活性比较强,香港和新加坡商业化的气息相对浓厚一些,这两方面都很好,都有机会让我们去学习。
我的工作流行性很强,创作不需要你一定坐在桌子上
记者:您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?
何宗宪:我们现在有一个设计团队,当然,这个团队不需要太大,我们的工作室在香港,但我经常跑新加坡、内地,像上海、杭州这些地方,我的想法是,这种形态能让我接触不同的思路,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味道,所以我的工作状态可以说是流行性很强,创作不需要你一定坐在桌子上,一定要坐够八个小时。其实,这种工作、生活方式上的流动性,让我的思想更具灵活性、发散性,可以获得很多灵感,让我有机会吸收更多资讯。
记者:开个玩笑啊,您的普通话比方振华老师他们好得多了。
何宗宪:我本身是新加坡人,在新加坡有一个好处,中西方文化的教育都有,我们受益蛮大的。
记者:没错,这些文化上的底蕴在设计中都能体现出来。
何宗宪:对,我觉得像我们这一代蛮幸运的,在设计的教育和理念上可以吸收西方的一些精华,而且新加坡也有浓厚的东方色彩,现在有机会在设计作品中体现这些文化上的积淀。
要学会享受生活,对设计师而言,这一点非常重要
记者:工作之余都会去做些什么事情呢?
何宗宪:我很喜欢看演唱会,看戏曲,看电影,我还是喜欢体会多一点,另外也喜欢去不同地方的博物馆,那是历史的浓缩跟精华。其实看演唱会寻求那种感染力也好,去博物馆寻访历史的足迹也好,都没有很强的目的性,不是说去就为了拿灵感,越有目的越拿不到。我是想通过这些方式,让自己喜欢生活,设计创作也自然而然会涌现更多灵感。
记者:享受生活,然后在作品种体现对生活的感悟和享受,是这样吗?
何宗宪:对,设计师一定要很享受他的生活,你自己没有这样的体会,也就很难做出一个东西让别人去享受。我自己的心态就是不要追求过多的财富,要学会享受生活,对设计师而言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另外,我觉得体验生活对设计师有很大帮助,如果你用一个新的角度去对待生活,你会发现其实原来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改变。
我还是很东方的想法,相信缘分,有些东西强求反而得不到
记者:如果现在有客户过来找您,说有项目要做,您会不会接?
何宗宪:我还是很东方的想法,相信缘分,有些东西强求反而得不到。人退一步,把事情做好,有些东西你自然而然会碰到,当然,能碰到欣赏你的客户那是再好不过了。我经常跟朋友讲,这个年代的机会很多,不需要太刻意,也不能单纯从生意的角度去看问题。
记者:没错,这是一种不必为了生存而设计的境界。
何宗宪: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,应该会有不同的需求,当然,我从不排斥客户给一个比较好的价位,这无可非议。
以文化为依托,个性化越来越强,这是室内设计的趋势
记者:在您看来,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?
何宗宪:个性化越来越强,而且越来越以文化为依托,大家已经意识到,我不需要去模仿一个欧式的村落或美式的风格,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东西,比如在这个地方,在这个房间,我需要什么样的东西,这是好事情。大家已经开始不用模仿别人了,人家觉得好的未必真的就是好的,大家开始探讨自己喜欢的文化,喜欢的艺术,很多设计已经开始在往这方面努力。
其实,这个趋势在国际上也很明显,欧美的设计师也开始摆脱所谓的传统,当然,还是在演绎文化上的一些形式,这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,对生活状态的追求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,而不是形式上的追求。东方设计师在这方面的意识会越来越强,尤其是在室内,很多人开始走这条道路。
记者:等于说,不再单纯去融入一些所谓的东方文化,而是多种文化的融合,是这样吗?
何宗宪:没错,不完全是东方,而是一种新的文化元素,比如说用东方的手法去演绎现代的元素,就像李安导演的作品,运用东方的细腻和含蓄,去演绎很多不同的元素和思想,无论是古代的背景,还是国外的背景,都能展现他的魅力。
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中国将展示其无与伦比的感召力
记者:您说得很对。如果我们单纯来谈论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话题,有人认为,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,内地不如香港和台湾,不知道您怎么看?如果要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,内地应该沿袭港台还是走自己的道路?
何宗宪:我觉得内地应该有一条更适合它的发展道路,比如我曾经生活的新加坡,那是一个小岛,中国是一个大国,具体情况不同,而且各有千秋,中国可以参考其它地方,但未必要去套用,我还是欣赏百花齐放,应该给内地很多地方更多时间,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中国将展示其无与伦比的文化感召力。
记者:感谢您接受采访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,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